日前有讀者留言,希望我能分享如何實踐樂活工作,尤其是在忙碌的工作之餘,回到家後如何與小孩互動。所以,今天我想來分享一下教養小孩的經驗。

或許對一般人來說,我教養小孩的歷程比較辛苦。我有三個兒子但年齡差距不小:當大兒子14歲時,小兒子才呱呱墜地。朋友看我 40多歲正在衝刺事業時,還要重溫新手爸爸帶新生兒的經驗,都以為會苦不堪言,但我卻覺得自己何其幸運,因為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樣在40多歲有小嬰孩可以抱、50多歲還能陪唸小學的孩子玩呢?

三個孩子陸續在小學五六年級之後出國唸書。雖然身為父母的我們很少有機會出國陪伴他們(我忙著工作、內人忙著照顧我),加上三兄弟分別在舊金山、波士頓、倫敦工作和求學而無法互相照顧,但凡是接觸過他們的親友,無不舉起大拇指稱讚(姑且不論是否為長輩的疼愛與包容,但至少我很確定他們絕對比我小時候還要乖)。面對親友總是好奇的詢問究竟要如何教養出這樣品行好、功課佳、愛運動、五育均衡的孩子,我大致歸納出幾個原則。

教育要趁早
與其在青春期花費許多功夫調教小孩、甚至造成親子關係的對立,不如在小孩年紀小的時候,就多花一點心力教育他,事半功倍地奠定將來的基礎。從小我和內人就不斷灌輸孩子「人無論到什麼環境都不能忘本,都要表現出自己該有的樣子」的觀念,或許就是這個緣故,三個兒子雖然年紀很小就到歐美國家求學,但偶爾放假回國所表現出來的樣子,卻和在台灣受教育的孩子一樣:斯文、有禮貌、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,不像一般人印象中說起話來中英台語夾雜的ABC。我和內人對孩子這樣的表現也甚感欣慰。

不在生氣時懲罰小孩
當小孩犯錯時,父母絕對不要在生氣時懲罰小孩!因為小孩害怕的不是懲罰的本身,而是父母在盛怒時的態度和言行,所帶給他在情緒上的恐懼和不安。所以當我結束一天工作,回家面對內人很生氣的告訴我孩子今天犯了什麼錯、要我好好懲罰他時,我會先安撫內人的情緒,把孩子找過來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;在孩子清楚自己所犯的錯後,理性的和他討論懲罰的方法。這樣做,孩子會因理性的溝通而保有對父母的信任感與安全感(無論孩子今天表現的好不好,都不影響父母對他的愛),進一步明白自己的錯誤在哪,並以接受處罰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

身教重於言教:說到做到的管教方法
當然,親子教育總是在理性和感性之間拔河:孩子會不斷以行為來測試底線,藉由父母對自己的反應,來界定自己的行為分寸。因此父母能否以身教說到做到,便成為關鍵。

因為工作的緣故,內人在孩子面前扮演的是比較辛苦的管教工作,而我總希望能在少數與他們相處的時候多陪他們玩、甚至可以玩得很瘋,雖然因此培養了親子感情,但也讓我的脊椎傷害成為當時留下的紀念品。即使如此,孩子在面對像他們大玩偶的我時,卻仍謹記行為分寸,因為我對承諾他們的事情,無論是獎勵或是懲罰,絕對是說到做到。

某次我開車載全家去台中玩。後座的兩個孩子玩著玩著開始爭吵,經過我勸告後才安靜下來;過一會兒兩人又開始吵,於是我警告他們再吵就回家,車內再次安靜下來;但車還沒開到苗栗他們又吵了起來,於是我毅然忍痛開下交流道回家。雖然損失了飯店訂金和全家出遊的難得假期,但從父親身上孩子獲得的卻是說到做到、信守承諾的責任感。日後有了幾次受管教的經驗,漸漸的孩子知道規矩與界線,親子拔河的次數便越來愈少。

以人為本,把孩子當大人尊重
雖然心中百般不捨,但面對小兒子在小學四年級時決定到美國唸書的選擇,身為父親的我只能尊重並盡全力幫助他。剛好有個朋友是那個學校的校友,得知我們要請他代為寫推薦書後,朋友提出唯一的條件就是:小兒子得親自打電話與他連絡,並得親自去拜訪他。

小兒子約好時間後,請我們大人開車送他到朋友的辦公室樓下,便單身前往拜訪。這位朋友是某家企業的負責人,特地在公務繁忙中,撥出時間把還在唸小學的孩子當成商場友人接待。拜訪結束時,朋友拿出名片給小兒子,告訴他「以後你有什麼事情,隨時都可以來找我」,並當場告訴秘書「以後只要Henry(小兒子英文名)打電話來,請馬上轉接給我」。

如今小兒子已經唸國二了,還是經常跟我詢問當年幫他寫推薦函那位叔叔的近況。我猜想小兒子一輩子都會記得,曾經有一個叔叔在他小的時候就把他當作大人看待,重視他、尊重他;我也很感謝朋友當年埋下的那一粒品格教育的種子,讓兒子在被尊重的過程中學會尊重自己、尊重他人。

換你說故事
以上的想法除了可作為教養子女時的參考,也想提供給強調新人培育的信義主管思考。若能把教養小孩的原則套用在新人培育的話,相信身為家長的你一定可以和我分享更多精采的故事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ouchun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