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中國第一大家電集團首席執行官,與信義房屋台北市南京三民店店長的共同語言呢

最近一期的遠見雜誌(2009.09)訪問海爾家電的總裁楊綿綿。她表示海爾雖然已經是中國第一大、世界第四大,但個人仍維持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,且全年無休。因為海爾把眼光放在與世界第一大比較,自認為還相差太遠的想法,讓他們至今仍戰戰兢兢地以「創業期」自勉。 

海爾的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,也提到創新是海爾的靈魂。除了產品創新,在事業體制上、在人的能力上, 他們也一直在往前開創。我想就是這樣的一個觀念,讓一個成立24年的家電公司,能從一個小的國營企業變成一個非常具競爭力的公司。而即使這樣了他們還是不自滿,覺得他們還小、還在創業。 

或許有人會覺得,像海爾這種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,具有經驗充足、資源豐沛的先天優勢,無論是持續創新或成長,根本就是輕而易舉。那麼,信義裡面的小故事,或許更貼近讀者也更容易激起共鳴。

信義房屋南京三民店的黃溫良店長,來自資源缺乏的小琉球。自謙歷史碩士的學歷不夠漂亮、所學沒有實用價值,所以在畢業之後決定從事具有挑戰性、與人際互動有關的工作,因而選擇進入信義。入行前三個月卻遭受人生前所未有的挫折,讓溫良每天回家都想躲在棉被中痛哭:房仲業的生活與閒適的求學生活有極大的反差,讓他覺得彷彿進了明德管訓班,隨時有越獄的衝動;與客戶的應對過程,讓他發現當初自以為善於人際溝通的自己,居然常常失言,甚至誤解客戶的想法。

但後來溫良決定以心態來改變所面對的困境!他自許每天一定要有學習與進步、別人能自己也能、試著再更用心更投入,而最重要的想法是:既然有人付錢讓我學習這一切,我怎能不把握!於是心境改了,他的工作績效便有如倒吃甘蔗般的漸入佳境 

因為曾經以服務扭轉一位對房仲業失望透頂的客戶認知,讓溫良萌生要在信義深耕的念頭。溫良認為若是遵行信義的理念,可以滿足客戶在功能面及情感面的房地產交易需求,那麼只要能多增加一名與信義成交的客戶,就能減少一名有不愉快房地產交易經驗的客戶。也就是因為抱持著將信義的正向影響力發揮到最大的心態,讓他決定在進入信義一年三個月後,放棄穩定成長的專業職安全路線,當仁不讓的朝抵抗力更大的管理職前進,參加店長的甄選。果然,他成為第一個小琉球出身的信義房屋店長,完成了自己的夢想,也慰藉了父母對兒子的期望。

而當選店長後,當他面對是否在金融海嘯的最危險時期、跨區接手不熟悉的分店的問題時,他想起當初為了自我成長所以選擇信義的初衷,因此毅然決定迎向這個大挑戰。而接手新分店後,溫良依然沒有忘記自己定睛成為大中華區經理人的目標,在放大自己的格局的前提之下,讓他即使面對緊湊且充滿壓力的生活,依然保持閱讀、思考、不斷求知的習慣。 

溫良的故事讓我很感動。在過去,當信義遭遇經營困境時,我腦中所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:「如果信義不存在了或信義不能做得更好,那麼房仲產業就會因此倒退一大步,致使社會上許多的消費者受到影響!」就是這樣的想法使我不斷鞭策自己,一定要讓信義更大、更好。因為信義所堅持的,是要在服務的心及服務的作法上滿足、甚至超越顧客的期望,倘若我們能夠讓更多人接觸信義、接受信義的服務,就會有更多的消費者經歷更多美好的不動產交易經驗

溫良是在200810月全球經濟都很艱困的時候,去接一個很陌生、很艱困的店,然後帶著分店一路逐漸的走出來。有這樣的決心、能力及成果的展現,這就是我曾說過的「知識份子的『膽識』」。知識份子不能只有知識以及見識而已,最重要的就是有膽識去實踐。而一個公司內,一旦有更多個人成長,則會帶動落後者「有為者亦若是」的向上心,不知不覺隨著那樣的氛圍向前走,而不會覺得特別辛苦、特別累,進而加快的整體成長得轉速。如此的格局和氣勢可能看不見,但卻是真實存在、會產生很大影響的。 

所以,回答最開始的問題,我認為海爾首席執行官與信義店長的共同語言就是:永不止息的開創力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ouchun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