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年公司草創、一切從簡時,員工人數雖少,但卻親近如一家人。心疼這些努力打拼的孩子在外奔波的辛勞,內人偶爾會親自下廚準備菜餚,期望一頓有媽媽味道的愛心餐點,能稍加撫慰同仁身心的疲勞。因此,即使現在公司規模已經拓展到兩百多家分店了,但仍延續當年的模式,時而由內人下廚料理以犒賞員工。

日前宴請數位優秀的店長午餐。餐後我詢問同仁對餐點的評價,同仁很捧場的表示「非常好吃」、「簡直是藝術般的料理 !」。但其實,內人沒上過廚師學校也沒上過廚藝班,她學習做菜的方式就是不斷買書、收集資料、向人請教。即使偶爾在外面用餐,她也會不斷的詢問餐廳的人料理的食材或烹飪訣竅,雖然有時會遇到會婉拒透露祕方的廚師,但卻絲毫不影響她好學、好問的精神。

對於人家不肯透露的秘方,她就會不斷勇於嘗試,將食材搭配不同的香料或調味料,期望能做出餐廳的味道。因此也造就了很多她個人的獨門料理,例如花生豆腐加薑、梅子搭配牛肉、奶油白菜灑上海苔等。當然,做菜的原始動機乃是因為想為家人準備健康營養的餐點,有了愛家人的心,加上多讀多問多嘗試,才造就了她今日的廚藝。

其實做菜跟我們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一樣的,就像老子說的「治大國者若烹小鮮」。因為要安排一場完美的筵席,除了食材的講究外,用什麼樣的餐盤搭配、出菜的先後順序、及動線安排等,都是要考慮的,而這其實是與公司、分店經營的道理是相通的:

  • 有心
    任何事情要成功,這是源頭也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  • 勇於嘗試
    因為不會那麼神奇地每一次嘗試都成功,所以要去不斷嘗試。但並非盲目的嘗試,而是要找資料、多向人請益,即使找不出答案,也要在損失可控制的範圍內去做嘗試。例如:內人的做菜嘗試若是失敗,頂多就是浪費了食材,卻不至於讓吃的人要送醫院;而公司的新嘗試也有可能造成財務上的損失,但並不會因為不成而導致公司倒閉。所以只要經過風險評估後,就該勇於嘗試。
  • 培養人才
    今天的菜是內人親自下廚做的, 但是她卻還是能出席餐會、從容的招待賓客,只有在關鍵要掌握火候時才會進廚房掌廚。那麼她是如何掌握菜餚的品質呢?那是因為她會將做菜祕訣教給廚房的幫手,那麼她就可以同時扮演大廚及宴客女主人的角色;而聰明的店主管帶店不需事必躬親地去談每個案子,而是在平日即教導同仁培養其工作能力,僅在關鍵時刻親自參與即可,當每個部屬都帶起來了,分店績效自然也會跟著起飛。換句話,無論自己多會捕魚,漁貨量仍然有限,不如將捕魚技巧傳承下去,則集眾人之力所補的魚將會更多。
  • 綜效
    有些食材與其吃力不討好的埋頭準備,不如更有效率的買來現成的來使用,當然前提是必須知道如何去搭配,才能發揮不同食材的最大綜效;就像我們經營企業也會將部分工作外包出去,因為外包廠商選用得到,則對整體營運將會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更大幫助。

在這邊,我想針對人才培育進一步闡述。今天的午餐好吃,有些材料是珍貴的、有些材料則是季節性、便宜、量產的蔬菜,但尚需以適當的火候、調味、烹飪,才能呈現其美味;甚至有些蔬菜可能外表不夠美觀、或有小損傷,不適合用來宴客,但只要用心去煮,它們也可以化身為家裡餐桌上的美味佳餚。

在分店我們會不會其實也有好的人才,只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對待,而使他們無法發揮才能,甚或因挫敗、失望而離開。身為主管應該隨時自省:我是不是能的把每位新進的同仁都視為「人才」,還是在主觀判斷「這一梯的新人資質不如上一梯」後,放棄培育呢?

相同的食材用不同的煮法,會產生不同的味道。因此煮出好料理的關鍵不在於食材的價格,乃在於是否用抱持著讓家人、賓客共享佳餚的愛心來調理。而人才培育也是相同道理,這也就是為什麼相同的人才在不同的主管帶領下,卻會產生出不同的價值。因此,人才培育的重點就是愛才之心。

套一句年輕人最愛引用的電影金句「只要有心,人人都是食神」;而對主管來說,若能發揮分店同仁的特質、並用心經營,則「只要有心,人人都是千里馬」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ouchun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